舊中國最大跨度的鐵路橋——濼口黃河橋
濼口黃河橋位于今京滬線濟南市北濼口鎮(zhèn),全長1255.2米,共12孔下承鋼桁梁。設計預留雙線,單線鋪軌通車。1909年7月開工,1912年11月29日竣工。由德國孟阿恩橋梁公司設計和監(jiān)造。濼口黃河橋是津浦鐵路最大的橋梁,其164.7米跨度的懸臂梁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跨度最大的鋼桁梁。
橋梁下部結(jié)構(gòu)按雙線橋設計,墩、臺基礎有三種類型:第1~7號墩和兩個橋臺采用五角等邊形鋼筋混凝土樁基,第8、9、11號墩均位于主流,采用氣壓沉箱加樁基礎。
全橋墩、臺基礎以上均用混凝土澆筑,并以料石鑲面。上部12孔鋼梁均為三角形鉚接梁,桁高除在第9、10號墩上遞增至20米外,其余均為11米。主桁中距9.4米,設計預留了可改鋪雙線的凈空。在主流處的第9~1l孔鋼梁具有特色,第9和第11兩孔為錨臂128.1米,并各向中間第10孔展延伸臂27.45米,第10孔的懸梁為109.8米,懸梁與伸臂梁以擺柱聯(lián)結(jié)。其余9孔為簡支鋼桁梁。全橋鋼梁共重8625噸。
本橋建成后,為防止沖刷,在各墩基礎周圍均加打了護樁。1958年,經(jīng)歷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后發(fā)現(xiàn)第10號墩的護樁底遭到?jīng)_刷,就拋投石籠進行了防護。1959年又進一步加固了護墩。此外,本橋也曾經(jīng)歷了多次大凌汛的威脅,1947年當?shù)卦槐艣_決護堤,1970年,冰排阻塞河道,由人民解放軍開炮炸開河道,戰(zhàn)勝了特大凌汛,故均未給本橋造成損害。
由于本橋多次遭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第l0孔又留有下?lián)隙,故解放后曾采取限速措施?951年,經(jīng)檢定取消了緩行,但還是限制雙機聯(lián)掛。以后,又于1960和1966年對本橋并行了測試,各項指標還能符合《橋規(guī)》要求。1980年再次復測時,發(fā)現(xiàn)縱橫梁聯(lián)結(jié)處的鉚釘松動較多,第10孔梁的下?lián)隙纫灿性龃。濟南曹家圈黃河新橋建成后,本橋只擔當部分客貨運輸任務。
本橋橋址的選擇、橋跨的布置和橋基的建筑都是成功的。上部懸臂大跨度鋼桁梁采用了擺柱傳力裝置,設計構(gòu)思頗具特色。大橋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遠期雙線行車,以后雖未實現(xiàn),在當時也算具有遠見了。
舊中國最長的鐵路橋——鄭州黃河橋 公鐵兩用第一橋——三棵樹松花江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