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專題館
> 酸雨的危害
酸雨與文物
酸雨能使文物面目皆非。碑林文字模糊;著名的杭州靈隱寺的“摩崖石刻”近年經(jīng)酸雨侵蝕,佛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剝蝕嚴(yán)重,面目皆非,修補(bǔ)后,古跡不“古”。碑林、石刻大都由石灰?guī)r雕成,遇到酸雨立即起化學(xué)反應(yīng),酸堿中和,即被腐蝕。
南方某地屬于酸雨區(qū), 有一塊五百年歷史的大理石碑, 50年前字跡尚清晰,
現(xiàn)在已一片模糊, 這說明此事與近40至50年間的酸雨現(xiàn)象有關(guān)。
上海市嘉定城中明代萬歷年間古建金沙塔,
在酸雨產(chǎn)生的 "水滴石穿" 的腐蝕作用下,
表面層日益灰暗, 更顯頹廢。
酸雨尚可使油漆泛白,褪色。給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帶來許多麻煩,縮短粉刷裝修的時間周期。
受酸雨淋的酚醛磁漆及醇醛磁漆, 大約兩個月開始變色,
失去光澤, 部分涂膜脫落銹蝕。
嘉定名園秋霞圃, 江龍?zhí)?
古建筑十年內(nèi)粉刷油漆多次, 不久又暗淡無光,
使游人搖頭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