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跳板·頂甕競走
 |
蕩秋千 |
朝鮮族是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秋千、跳板、競走等活動都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性。而且還有一些專由婦女參加的比賽和娛樂活動,如秋千、跳板、頂甕競走等。
朝鮮族的秋千,亦稱“半仙之戲”。設(shè)備比較簡單,過去一般均將秋千繩拴在高大樹木的橫枝上,F(xiàn)在多用木頭或鐵管制作專用秋千架,橫梁上系兩條繩索,下拴蹬踏的木板即可。朝鮮族的秋千有單人蕩和雙人蕩兩種。測定優(yōu)勝的方法一般有四種:一種是在秋千架的前方立兩根桿子,上面橫拉一根掛有鈴鐺的繩子,以參賽者碰響鈴鐺次數(shù)的多少定勝負。第二種是逐漸升高掛鈴鐺的繩子,最后以高者為勝。第三種是在踏板下面拴一條繩子,用拉起的繩子的長短來判定勝負。第四種是以秋千架前方樹上的樹葉或花朵為目標,用腳碰著或用嘴咬著者為勝。蕩秋千需要體力、技巧,更需要勇敢的精神。它充分體現(xiàn)了朝鮮族婦女文雅而又勇敢的性格。
 |
跳板 |
跳板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朝鮮族民間有句俗話說:“姑娘時不跳跳板,出嫁后就會難產(chǎn)”。因此,跳板運動很受重視與喜愛。民間跳板長5.5米,寬40厘米左右,厚5至6厘米。跳板中間立板墊,高30厘米。比賽時2人一組,分別站在跳板的兩端,利用跳板的反彈力將自己和對手彈向空中,一上一下,忽起忽落。跳的動作一般有直跳、屈腿跳、旋轉(zhuǎn)跳、剪子跳等。比賽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為比高度。通常在跳板的兩端各置一線團,抽出線頭系于參賽者的腳腕上,最后以抽拉出來的線的長度判勝負。另一種是綜合評比,既要看高度,又要看空中的動作、姿態(tài)和技巧。所以能做出空翻跳、跳藤圈、舞花環(huán)、揮彩帶等驚險、高難度而又優(yōu)美動作者常能受到眾人的贊賞,贏得比賽的勝利。
頂甕競走是直接來源于生產(chǎn)勞動的體育活動。比賽方法:參賽者頭頂裝有相同數(shù)量水或米的壇或罐競走,手不能扶持,先到終點而滴水未灑者為勝。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