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信博物館 > 計算機網絡 > internet今昔談
> 初探Web技術
網頁方圓的規(guī)矩-HTML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標記語言,是WWW的描述語言,由WWW的發(fā)明者Tim Berners-Lee提出。設計HTML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能把存放在一臺電腦中的文本或圖形與另一臺電腦中的文本或圖形方便地聯系在一起,形成有機的整體,人們不用考慮具體信息是在當前電腦上還是在網絡的其它電腦上。這樣你只要使用鼠標在某一文檔中點取一個圖標,Internet就會馬上轉到與此圖標相關的內容上去,而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網絡的另一臺電腦中。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說明文字、圖形、動畫、聲音、表格、鏈接等。HTML的結構包括頭部(Head)、主體(Body)兩大部分。頭部描述瀏覽器所需的信息,主體包含所要說明的具體內容。
HOMEPAGE(主頁)是以HTML格式寫成的,HTML不是所見即所得的,不過HTML非常易學易用,它以標簽(TAG)標示及排列各對象。而標簽本身則以“<”和“>”號標識,標簽內的內容稱為元素(ELEMENT),元素代表了標簽的意義。
元素是與大小寫無關的。它很類似與工業(yè)標準的SGML(標準廣義標置語言),它的結構可以歸為SGML文檔類型定義(DTD)。
從HTML語言寫成的文本樣本中很容易看出這種語言的特點:
--它的定界符(標識)都是可讀的。
--它擁有超級鏈接(hyperlink),由這些超級鏈將若干文本組合起來構成超文本(Hypertext)。
HTML寫的文本是一種很直觀可讀的文本形式,對于熟悉HTML的人員,看文本即可出現(想象出)該文本顯示在屏幕上的形式,但細心的讀者可能也會發(fā)現,標識占用的字節(jié)數很多,因而這種語言的效率是不高的。
[上一頁]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