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速鐵路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建成實用高速鐵路的國家。1964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干線正式開通營業(yè),高速列車運行速度達到210公里/小時,從東京至大阪間旅行時間由6小時30分縮短到3小時。這條專門用于客運的電氣化、標準軌距的雙線鐵路,代表了當時世界第一流的高速鐵路技術水平,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由試驗階段跨入了商業(yè)運營階段。
東海道新干線以其安全、快速、準時、舒適、運輸能力大、環(huán)境污染輕、節(jié)省能源和土地資源等優(yōu)越性博得了政府和公眾的支持和歡迎。東海道新干線投入運營后,高速列車的客運市場占有份額迅速上升,每天平均運送旅客36萬人次,年運輸量達1.2億人次。從而使包括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在內的東海道地區(qū),原本旅客運輸十分緊張的狀況一下得到了緩和,也取得了預期的經(jīng)濟效益。使一度被貶為“夕陽產業(yè)”的鐵路,顯示出強大生命力,預示著“鐵路第二個大時代”的來臨。
1971年日本國會審議并通過了《全國鐵道新干線建設法》,掀起了高速鐵路建設的浪潮。1975年山陽新干線通車營業(yè),列車最高時速270公里;1985年東北新干線通車營業(yè),列車最高時速240公里;1982年上越新干線通車營業(yè),列車最高時速240公里;1997年長野新干線通車營業(yè),列車最高時速260公里。
日本修建高速鐵路的成功經(jīng)驗,極大地刺激了西歐各國,終于促使一直對修建實用性高速鐵路猶豫不決的西歐國家政府痛下決心,奮起直追。
世界高速鐵路的發(fā)展 法國高速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