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與革命
鐵路的出現(xiàn)既是蒸汽機引發(fā)工業(yè)革命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促進了工業(yè)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鐵路卻與政治革命緊密聯(lián)系,那就是1903年爆發(fā)的四川保路運動。它以加速當時全國的革命形勢,點燃辛亥革命的導火線的歷史功績彪炳于史冊。
隨著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洋務派“自強新政”的徹底破產,中國主權大量喪失,帝國主義已經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民族資本遭到嚴重的壓制。這就像孕育已久的火山,隨時都可能爆發(fā)。1903年,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收回鐵路和礦山利權的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fā)的。當時,美國的華美合興公司在1898年和1900年通過兩次合同奪得了粵漢鐵路的借款建筑權以后,直到1903年10月在長達五年半的時間里,僅僅修成了廣州到三水的支線49公里。在聲勢浩大的群眾斗爭的壓力和影響下,湖廣總督張之洞在1905年6月用675萬美元把粵漢鐵路贖回自辦,原約作廢。
粵漢鐵路廢約成功以后,各地收回路礦權的運動更加廣泛展開,成了全國性的愛國運動。隨后,京漢鐵路也從比利時手里贖回自辦,蘇杭甬、津浦、廣九這三條鐵路在改訂正式借款合同時,也從英、德兩國手里收回了一部分主權。從1903年到1907年,中國各省出現(xiàn)的商辦鐵路公司象雨后春筍一般,形成了商辦鐵路的高潮。
此時的清王朝由于腐敗糜爛和大量的割地賠款,國庫空虛,政權岌岌可危,只能靠“借債造路”作為“第一救亡政策!边@正符合帝國主義列強處心積慮劫奪中國鐵路權的陰謀,于是商辦鐵路就日益成了內外反動派的眼中釘。
清政府假“國有”之名,將已允準商辦的鐵路收回,將路權出賣給西方列強,換取他們的支持,借以挽救行將土崩瓦解的封建政權。這個“務國有之虛名,坐引狼入室之實禍”的罪行,立即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波濤洶涌的保路運動很快就席卷了長江中游各省。四川還爆發(fā)了起義,保路同志軍攻城據(jù)地,彼伏此起,匯成燎原之勢。此時同盟會也領導了起義,并在榮縣建立了第一個同盟會縣政權。接著重慶、瀘州、萬縣、廣安、成都等地先后推翻清王朝的地方政權,宣布了獨立。
被起義軍打得焦頭爛額的清朝政府,為了鎮(zhèn)壓四川的起義,急命抽調湖北清兵入川,造成清軍在武漢兵力空虛。這時在武漢的革命黨人就乘機舉行了武裝起義。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勢如暴風驟雨,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王朝終于土崩瓦解。
臺灣鐵路曲折誕生 1949年前的中國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