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自救方法
1、避重就輕
大蚊為了逃避敵人的危害,可斷其肢體而救得性命。
大蚊的腿又細又長,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脫落,而蟲體本 身并不會受到傷害,卻可借機逃走。
蝴蝶的大多數(shù)眼斑被認為是起防御作用的“目標區(qū)”,能吸引鳥一類的捕食者去捕捉,既使損壞了,仍不會危及蝴蝶的生命,有些還能正;顒。
在灰蝶科的許多種類中,眼斑與結構特征相結合而在后翅內(nèi)角處形成一個“假頭”。翅的這一部分常延伸出小尾突。這些蝴蝶在棲息時翅合攏并摩擦引起尾突振動,好象頭部 的觸角在活動。
2、武裝部隊 — 兵蟻
每年為害大量木材的白蟻防衛(wèi)本領更為高強。兵白蟻具有一對硬而銳利的大顎(能催毀鉛!),是強有力的護衛(wèi)武器,同時分泌毒液,涂在敵蟲被它上領咬破的皮膚傷口上、 使受傷敵蟲一命嗚乎。
3、裝死逃生
你見過“死”過的蟲還能活起來嗎?那是蟲在裝死。如果你到麥田里去,只要稍稍觸動一下麥葉,有時甚至還沒有碰到麥子,停在葉子上的粘蟲幼蟲或麥葉蜂,卻把身體一卷而滾落到地上去了。如果你到菜田里,菜葉上的甲蟲也一樣,手還不曾捉到它,它已經(jīng)滾落到菜心里去了。我們把這些現(xiàn)象都稱之為假死性。
難道昆蟲果真知道有人要去捉它,趕快裝死嗎?當然不是,昆蟲哪有這樣聰明!昆蟲的假死性實際上是一種很簡單的刺激反應。因為當它們的眼睛或身體上的感覺毛感受到周圍環(huán)境有些變動,神經(jīng)就會發(fā)出信號,使昆蟲的渾身肌肉收縮起來。昆蟲肌肉一收縮,原來停在植物上的足就會縮起來,它的身體就再也停不住了,所以就自己滾落了下去。你要不信,可以注意看看,是不是裝死的昆蟲足都是收得緊緊的,要是真的死了,大多數(shù)昆蟲的足都是松開的。用這個方法也可以辨別一個蟲子是真死還是假死。
假死是昆蟲躲避敵害的一種方法。例如鳥要啄食昆蟲,可是鳥還不曾飛到蟲子身旁,風已經(jīng)先讓昆蟲感覺到了。等鳥落下來,蟲子已經(jīng)滾落掉了。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