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預報方法
有些單站氣象要素(如最高、最低氣溫、云量、能見度以及某種危險天氣等)的預報,不容易用天氣圖預報方法作出,往往采用統(tǒng)計預報方法。統(tǒng)計預報方法的種類很多,這里不能一一介紹,只講一講統(tǒng)計預報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驟。
設P是我們要預報的量(例如雨量),將預報量P同其他一些氣象要素(X1,X2,X3,…,X)進行統(tǒng)計分析,求出一個一元多次復相關回歸方程關系式。得到了上式以后便可求出預報量。
要得到有效的統(tǒng)計預報方法,怎樣選擇預報因子是個關鍵。預報因子的選擇,要以氣象員的經驗和有關預報量的天氣學知識作基礎,從大量氣象資料中選取最有效的預報因子。我國氣象臺站在選預報因子時,不但根據氣象員自己的經驗,而且還運用群眾的經驗,或以它為線索選取,在選取有效的預報因子時,將預報量P同許多預報因子進行單相關分析,同時從天氣學角度分析這種相關有沒有意義。只有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選出有效的預報因子。過去有一些統(tǒng)計預報方法,由于單憑機械地求統(tǒng)計相關,不考慮其物理意義,預報效果就不好。如果有電子計算機,可以選擇許多觀測站的氣象要素或各個高空站各高度上的氣象要素來作預報因子。這時必須作出某個預報因子與預報量P的相關系數(shù)水平分布圖或垂直分布圖,然后從天氣意義上分析這種相關性分布的特征,由此再選定某一站的或某一高度上的氣象要素作預報因子。
有效預報因子決定后,根據數(shù)理統(tǒng)計學中的判別法和相關分析法,作出預報量(P)出現(xiàn)不出現(xiàn)的判別式,以及預報量(P)數(shù)量大小的預報方程。如果有電子計算機,很容易求得這兩個方程。最后要對這兩個預報方程的精確度作檢查。圖給出統(tǒng)計預報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