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的海洋植物
紅 藻
紅藻的藻體呈紫色或紫紅色,大多數(shù)為多細(xì)胞,有絲狀、片狀和分枝狀。形態(tài)多姿,有圓形、橢圓形、帶形。紅藻多數(shù)喜居深海,生長在低潮線附近和低潮線以下30-60米處,少數(shù)種類可在200米的海底生長。紅藻類約有2500多種,其中最為常見的種類有紫菜、石花菜、紅毛藻、海索面、雞毛藻、粘管藻、海蘿、蜈蚣藻、海頭紅、多管藻、鷓鴣菜等。
紫菜呈紫紅色,片狀,鮮食或制成千品,干紫菜是市場上暢銷的高級副食品。
石花菜屬多年生藻類,用假根狀的固著器附著在礁石上,直立叢生。藻體由主枝和大小不等的分枝組成,一般長10-20厘米,少數(shù)可達(dá)25厘米以上。其種類很多,有石花菜、大石花菜、小石花菜、細(xì)毛石花菜、中肋石花菜等,它們都是制造"瓊膠"(俗稱凍粉)的主要原料。瓊膠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醫(yī)藥、細(xì)菌培養(yǎng)等,一些高檔糖果也多用瓊膠作填充物,透明軟糖就是其中一種。
海蘿可提取海蘿膠,用于紡織工業(yè);鷓鴣菜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用作驅(qū)除蛔蟲的藥用海藻。
小石花菜
藻體暗紫紅色,線狀,軟骨質(zhì),矮小、密集叢生, 高1.5~2.5厘米。甸匐或傾臥。羽狀分枝,主枝與分枝間常呈直角,對生或互生。生殖枝鈍圓。囊果著生在膨脹小羽枝的中部。生長在中潮帶的巖石或貝殼上。生長盛期5~6月。廣布于海礁、浪崗、中街山、普陀山、漁山、象山港、洞頭、南麂和大漁等地。可供食用或制瓊膠原料。
 |
 |
小石花菜 |
小石花菜生長環(huán)境 |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