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湖泊館 > 奇妙的湖泊科學體系
隨著對湖泊資源利用的逐步開展,人們對湖泊的認識也逐步深入。有關湖泊方面的記載和論述,雖沒有專門的著作留下,但還是頻繁地出現在古代的書籍中,特別是地理方面的書籍中。
《周易》,是通過八卦形式來推測社會和自然變化的書籍。書中載有:“坎為水,坎則擇之象也。┉況國有大澤,澇可為容,不致驟當沖溢之害,旱可為蓄,不致遽見枯竭之形”。說明在2000多年以前,已認識到湖泊具有調節(jié)徑流防治洪澇災害的功能。
《周禮》中載有:“東南曰揚州,其山鎮(zhèn)曰會稽,其澤藪曰具區(qū)(今太湖),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庇衷弧昂訓|曰兗州,其山鎮(zhèn)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其川河秭,其浸雷雍,其利蒲魚。”等有關湖泊位置和資源的記載。
《山海經》中載有湖泊的位置和與水系的關系,如“洞庭沅灃之交,瀟湘之淵”。 《史記》中有關湖泊的記載頗多,有關于湖泊的險要的,如大將吳起對魏文侯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有描寫湖泊之豐饒的,如司馬相如對漢帝曰:“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射干,穹窮昌蒲,江離麋蕪┅其中則有神龜蛟!坝钟小埃ㄇf)躋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
《戰(zhàn)國策》載有“秦與荊戰(zhàn),大破之,取洞庭五渚也。湖水廣圓五百余里,日月出沒于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