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開墾幾時休?
草地為什么會退化呢?分析起來,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氣候變化,即溫暖化與干旱化,這是整個地球表面共同的變化,人類不能夠左右,只能認識這一規(guī)律,利用這一規(guī)律。而人為原因,特別是近幾十年,人為的長期的不合理活動,加劇了我國天然草原退化的過程。在這些長期的活動中,開墾種糧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糧為綱”“牧民不吃虧心糧”等口號下,我國天然草原有幾次大的開墾種糧的高潮。一些好的草地,土壤與植被條件優(yōu)越的草地被當作荒地開墾,種糧食作物。這些草地大多在半干旱地區(qū),自然條件比較惡劣。草地一旦開墾以后,多數(shù)是粗放耕作,不施肥、不灌溉、靠天吃飯,產(chǎn)量很低,有時是種一葫蘆收一瓢。 種不了幾年,多年形成的土壤結構被破壞,有機物質(zhì)強烈分解,含量降低。在無覆蓋條件下,冬春風蝕加劇,很快變得粗;邑汃。美國三十年代發(fā)生的黑風暴主要是開墾草原造成了大量沙源。我國越來越嚴重的沙塵暴與草原開墾也有一定關系。2000年以來,中央決定的退耕還草還林,才使得草原開墾得到遏制,草原退化有了徹底防治保證。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