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龍溝冰川泥石流
1983年7月29日夜,帕隆藏布的支流培龍溝,上游冰川融水和暴雨導致暴發(fā)泥石流,挾帶著巨大的裹泥冰塊、巨礫、粘土下流,直注入帕隆藏布,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堆積扇。這次泥石流堆積方量100萬立方米。泥石流溝下游川藏公路上長32米、高10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被沖跨,橋邊公路上停著的推土機2臺、拖拉機1臺、公路道班房320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沖毀淹沒,川藏公路320米長的路段被毀,估計經(jīng)濟損失50萬元。當時筆者正在該處考察,住宿橋頭排龍鄉(xiāng)小村,半夜親身經(jīng)歷泥石流暴發(fā)的可怕情景:目睹公路橋被沖毀,住地村莊被泥石流毀滅,我們在夾雜巨大冰塊的泥石流中逃上山坡而幸免于難。住地處在高過帕隆藏布江面20米的階地上,泥石流一下沖毀帕隆藏布上高懸的鋼架索橋,堵塞河道,回水八九公里,形成湖泊,原高出江面10米多的長青溫泉被淹,回流直達通麥大橋附近。以后培龍溝的冰川泥石流又曾多次暴發(fā),即:同年9月21日03時00分;1984年6月16日,20時00分;7月27日,03時00分;8月1日晨及8月9日。泥石流呈陣發(fā)性。
1985年6月18日,09時00分,降暴雨,再次發(fā)生泥石流。這次泥石流最初有直徑5米的冰塊和水,繼爾混以土沙等流下,流速每秒1~2米,致死17人,損壞5戶居家,吞沒汽車79輛,造成經(jīng)濟損失達500萬元。該次泥石流最終在匯入帕隆藏布處形成長1~2公里、寬400~500米的泥石流堆積扇,堆積厚30~40米,帕隆藏布又一次被堵,江水位上升,沿江修建的川藏公路被淹沒后,不得不提高路基100余米在陡坡上重建。培龍溝最初那次特大冰川泥石流暴發(fā)情景,已由西藏林業(yè)大學(原八一林學院)拍成電視片,這是難得的歷史紀錄。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