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相凹版的發(fā)展 照相凹版,俗稱影寫版,是照相制版術應用于凹版制作的工藝技術。早期的照相凹版工藝是 照相腐蝕凹版制版工藝,為1894年Karl Kleisch所發(fā)明。1895年嘉氏赴英國蘭加斯德耳設利白蘭脫凹印公司,開始以照相凹版印刷名畫,盛行一時。1902年德國人梅登(Doctor Mertens)在嘉氏基礎上繼續(xù)改良,使照相凹版技術日臻完善。到1930年,美國拔脫立克圖書公司又試制彩色照相凹版成功。此后,歐美各國對此頗為重視,竭力提倡、推廣。1923年,日本東京一家照相凹版印刷公司遭受火災,在該公司工作的德國技師海尼格(F.Heinicker)準備離日反德,商務印書館聞訊即刻電請海尼格來華,繼續(xù)其用照相凹版印刷雜志插圖和風景名畫之業(yè)。這是中國最早引進照相凹版。后來,海尼格又在上海與華人合資開辦了中國照相版公司,用照相凹版印刷了《申報圖畫周刊》等刊物和印刷品。
|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