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女英雄盧梅貝
盧梅貝(1900—1976),女,哈尼族。云南元陽縣猛弄地區(qū)多沙寨人。后改名陳梅寶。
盧梅貝出身貧寒,自幼跟隨父親上山打獵,磨練出堅韌不拔的頑強性格和健壯的體魄。
盧梅貝生活的青年時代,云南紅河地區(qū)的封建土司殘酷剝削、壓迫當地人民,軍閥豪強亦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廣大人民不堪忍受,憤然舉起起義大旗。
1917年10月,金平縣猛丁土司地區(qū)首先爆發(fā)了起義。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苗王”馬勃邁的號召下奮起反抗。金平、元陽、綠春以及越南北部的各族群眾紛紛響應,一起匯聚到芭蕉河。年僅17歲的盧梅貝率領多沙等寨的哈尼族同胞也前往芭蕉河!懊缤酢狈獗R梅貝為大將。11月,元陽、猛弄、新街、多衣的哈尼、彝、苗、傣、漢等族數千人到多沙寨聚合,以火槍、大刀、長矛、棍棒為武器,開始了武裝起義。起義隊伍兵分三路,攻打猛弄土司衙門。對土司白兆熊的假意求和毫不動搖,斷然拒絕,率義軍攻擊。因天降大雨火藥受潮,義軍不得不暫時撤退。
1917年12月中旬,盧梅貝領導的猛弄起義軍與攻打金平縣城的猛丁地區(qū)起義軍在茅山會合,各族群眾公推盧梅貝為聯(lián)軍統(tǒng)帥,共殺土司。提出“萬眾一心,抗捐抗糧;有福同享,有禍同當”的口號。義軍兵分三路:一路攻打猛丁、金平;一路攻擊猛弄、多衣樹、新街諸土司;一路堅守茅山根據地。
1918年正月初三,盧梅貝以火攻攻下大伍寨,全殲守敵,攻陷猛弄土司司署,打開土司、地主倉庫,將糧食分發(fā)給貧苦農民。義軍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由數千人增至萬余人。強烈震撼了各地土司和新軍閥在滇南的統(tǒng)治。同年2月,云南新軍閥唐繼堯派兵鎮(zhèn)壓義軍。10月,盧梅貝再次攻打白兆熊的猛弄土司衙門,給敵人以重創(chuàng)。后因雙方力量懸殊,為保存實力,盧梅貝下令撤退。
1918年12月,義軍在全福莊向官兵發(fā)動突然襲擊,擊斃官軍連長一人,士兵數十人。在新街子的戰(zhàn)斗中,盧梅貝誘敵深入,設置“飛石陣”,炮石滾木從陡坡上迅速滾下砸向敵軍,使敵兵傷亡慘重,潰敗而逃。義軍再次攻寨,開倉放糧,救濟貧民,受到各族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1919年4月,義軍在牛角寨與勾結在一起的土司、官軍進行激戰(zhàn),終因敵我力量懸殊,武器不濟,義軍被迫突圍。盧梅貝與官軍展開白刃戰(zhàn),最后義軍被沖散,起義遭到殘酷鎮(zhèn)壓。
但盧梅貝領導的紅河各族人民反封建土司、反新軍閥的武裝起義,持續(xù)了一年半的時間,經歷了數十次戰(zhàn)斗,沉重打擊了云南封建土司和新軍閥,在云南近代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起義失敗后,在群眾掩護下,盧梅貝隱居山林,后返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她被推選為元陽縣人民代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協(xié)委員。
盧梅貝的英勇事跡在當地廣為流傳,頗具傳奇色彩。哈尼族人民尊稱她為“多沙阿波”,“阿波”系哈尼語“阿爺”之意,即“多沙寨的阿爺”。云南一些文藝團體曾編演了戲劇《多沙阿波》,來歌頌她領導的農民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