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客”、“鬧寨”與敬酒之俗
貴州省雷山縣郎德寨苗家把串親戚叫做“走客”,苗語叫“低昂漢”。走客有多種情況,如平常有事或年節(jié)時要走客;親戚家有喜事(如結婚、立新房、生小孩)時要走客。不同情況所帶禮物的品種和數(shù)量是有區(qū)別的。
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或大的節(jié)日(主要是吃新節(jié)和苗年)走客時,一般要帶一只雞、一包糯米飯(二、三升)、一塊肉(腌的、新鮮的均可)、鯉魚等食物。所帶的這些禮物,俗稱“雜包”?腿说絹頃r,不僅全家人要熱情招待,而且主人家還要招來房族叔伯兄弟甚至全寨的人共解“雜包”,一起喝酒聚餐,品嘗所帶佳肴,以示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然后,主人家還要將客人帶來的糯米飯等食物分給每家一點。第二天,分得“雜包”的人要按輩份、年齡的大小依次請客人到家中去做客,其他房族叔伯兄弟也要陪同前往。每天要走四、五家,但晚飯必須回到主人家里去吃。第三天亦然,一直持續(xù)二、三天才能結束。這種活動叫“鬧寨”。
“鬧寨”習俗自古已有,延續(xù)至今。每逢此時,整個房族的人歡聚一堂,談天論地,共敘家常,對溝通親朋之間的感情,加強房族、家族的和睦與團結起了一定作用。
客人走時,主人家和分得“雜包”的人都要回贈禮物?腿俗吆螅荒荞R上關大門,要等客人走出很遠才能關上,表示大門是敞開的,歡迎客人再來。客人出寨子時,主人必須在前面引路,而且要走大路不能走小路,表示一路順風。比較尊貴的客人走時,房族叔伯兄弟甚至全寨的人都要為他送行。這時婦女們要將各色布條掛在客人肩上或脖子上,表示祝福,客人必須一直戴到家。同時,婦女們還要向客人敬酒,唱起高亢嘹亮的“飛歌”(送行歌):“走了還留念,酒散場冷淡。酒場要生草,日久草雜亂?蛠聿缓每矗慰涂旎剞D(zhuǎn),大家把酒喝,不讓草露面!比缓罂腿藢Τ溃骸皝淼侥銈兗,喝酒整九壇。九塘魚吃完,酒席已該散。今日應回還,走了也留念。你家客不斷,野草難出現(xiàn)!敝骺鸵怀淮,依依惜別。
 |
攔門敬酒 |
郎德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從客人臨門到出寨,幾乎時時處處離不開酒:攔路酒、進門酒、敬客酒、出門酒、送客酒等等。十分有趣的是酒席宴中,賓主雙方要喝交杯酒。交杯酒有兩種喝法,一種是雙方將自己手中的酒同時喂至對方嘴中,另一種是雙方手腕交叉,同時各喝自己手中的酒。另外亦可全席人集體交杯。
除交杯酒外,敬酒的習俗也頗有特色。
敬酒一般是由婦女來敬,要敬兩輪:第一輪先敬主人,后敬主客;第二輪先敬主客,后敬主人。有時不論主或客,先敬長者。最后一個接受敬酒的人要回敬敬酒人一杯,以表示對他的謝意。無論交杯酒還是敬酒,都必須是兩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人是兩只腳走路的,所以喝酒也要喝兩杯。敬酒時,婦女們手捧酒杯,高唱敬酒歌:“天天殺牛等,貴客沒光臨,今天客錯路,來到我家門,壇中沒好酒,盤里無魚葷,吃口酸湯菜,略表我情意!笨腿私舆^酒,對唱道:“久想來走親,家事難脫身,今天冒昧到,待客真熱情,盤中菜已滿,好酒壇中盛,心中很快樂,感謝好主人!边@樣主客一唱一和,氣氛更加熱烈。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