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研究被視為生命科學中最為復雜的科學,從20世紀僅有兩組科學家因為胚胎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一點就可以得到證明。20世紀的胚胎學留給后人的不僅是遺憾,而且也是挑戰(zhàn)。斯佩曼因為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中的組織者效應而獲得1935年諾貝爾獎。時隔60年后,借助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和方法,劉易斯等人因為證明基因如何控制果蠅的早期胚胎發(fā)育而獲得1995年諾貝爾獎。這或許是一個良好的兆頭。
[上一頁][下一頁]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